睢縣尤吉屯鄉“80后”小伙闕振超在外經過多年鴕鳥養殖摸索實踐,返回家鄉依靠養殖鴕鳥踏上了致富路。

11月1日,記者在尤吉屯鄉盛禾特禽鴕鳥養殖基地看到,數百只不同“年齡段”的鴕鳥分別圈養在不同的圍場里,它們伸著長長的脖子東張西望,或悠閑散步,或三五成群一起玩耍?吹街魅岁I振超,這些“大家伙”們就格外興奮,特別是“開飯”時間,鴕鳥們便邁出“大長腿”飛快跑到圍欄旁,伸長脖子去啄食。

“鴕鳥不容易生病,抗病能力比較強,從剛出生小鴕鳥有一斤半左右,十個月能長到180斤,而且還不怕熱,還不怕冷。”說起鴕鳥養殖,有多年養殖經驗的闕振超總是滔滔不絕的。今年38歲的闕振超,高中畢業后,在河北鴕鳥孵化基地打工,他發現鴕鳥市場前景廣闊,便決定返鄉大展拳腳,購買了200只鴕鳥苗,開始了他的鴕鳥養殖創業之路。
“鴕鳥市場前景比較好,一般都銷往大城市,現在小城市價格也比較高。鴕鳥飼養成本小,幼苗大概600元左右,一年的飼料大概有1000元左右,銷售的話最低2000元,甚至更高。”養殖戶闕振超說。
據了解,鴕鳥原產于非洲,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,有生長快、繁殖力強、易飼養等優點。鴕鳥渾身都是寶,不僅鴕鳥肉、蛋有很高的食用價值,就連鴕鳥的羽毛、鴕鳥皮、腿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,甚至鴕鳥油也是化妝品的重要原料。同時,鴕鳥飼養簡單,食性較隨便,不挑嘴,以粗飼料為主,再配以簡單的草料粉,粗飼料以本地的玉米秸稈等為主,食物來源既廣泛又便宜,成本不高,很適合農民養殖,發展前景廣闊。
“放到圈里面養十個月整批出欄,這是養殖最快的方式。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進過來脫溫苗,養到兩年以后開始產蛋,賣鴕鳥蛋,或者是養到三年以上,鴕鳥賣種蛋,種蛋的價格比較高,養殖利益是最好的,但是周期是最長的,風險也比較大。”闕振超告訴記者。
目前,闕振超的鴕鳥存量200多只,孵化飼養技術成熟,產業發展穩定。下一步,他準備采取“基地+農戶”的養殖模式,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指導,帶領更多的人加入鴕鳥養殖,促進群眾增收致富。
|